不断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,让农民工劳有所得,仍需多措并举、久久为功
临近农历新年,工资结算进入高峰期。黑龙江省司法部门在全省开展专项维权行动,加大法律援助力度;湖南省浏阳市人社局推出“欠薪反映”小程序,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;河北省石家庄市劳动监察局依托根治欠薪大数据可视化决策平台,排查各类欠薪线索……一段时间以来,各地区各部门出真招实招,努力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,保障了农民工权益,回应了社会关切。
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,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,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农民工,要坚决杜绝拖欠、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,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”。近年来,从制定出台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等法规,到持续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,从开通“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”,到启动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支撑根治欠薪试点工作,我国始终把根治欠薪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,不断扎紧制度篱笆、持续加大工作力度,取得显著成效,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欠薪高发多发的现象得到明显遏制。
数据显示,去年前三季度,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立案办结工资类违法案件5.2万件,为59.9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75.5亿元。欠薪问题背后,既有市场秩序不规范的原因,也有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及实名管理等制度“重覆盖、轻运行”的因素,还与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有关。不断巩固拓展根治欠薪成效,让农民工劳有所得,仍需多措并举、久久为功,形成治理欠薪的强大合力。
治理欠薪是一项系统工程,也是一道现实考题,既要紧盯重点领域和重要时间节点集中整治,也要抓常抓长,推动欠薪治理常态化长效化。一方面,要督促有支付能力的单位尽快清欠农民工工资,协调妥善解决困难行业企业的欠薪问题;另一方面,要持续堵漏洞、补短板,落实工资保证金等制度,同时加大执法和惩处力度,不断强化“不敢欠”的震慑效应。
根治欠薪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手段,建立覆盖事前、事中、事后的全过程监管闭环,推动欠薪治理从清欠向防欠转变。比如新疆大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,自去年5月上线启用以来,累计将4754个工程项目、40.57万农民工纳入平台监控,实现了对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全流程线上监管、动态监控、实时预警。“干活有数据、用工有实据、讨薪有依据”,有助于从源头上杜绝欠薪问题。从各地实践看,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,打通数据壁垒、推动信息共享,不仅能提升根治欠薪工作效能和水平,也有助于解决用工信息不透明、计薪结算不准确、维权证据缺失等治理难题,从而将欠薪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”。农民工是我国重要的就业群体,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。工资报酬是他们最直接、最核心的权益,每一份工资都牵动一个家庭的幸福冷暖。扎实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,保持治理欠薪的高压态势,打好清欠防欠“组合拳”,定能确保付出辛劳的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劳动报酬,让他们无论在外打拼,还是在家就业都更有底气。 (何 娟)
上一篇:
司法部发布仲裁工作指导案例
下一篇:
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