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财经科技 > 内容

正视市场短期调整 A股已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

2022-09-16    作者:未知    来源:证券日报

本报记者 王思文

中秋假期结束不久,A股再现调整。9月15日,上证指数收跌1.16%,深证成指跌超2%,创业板指、科创50指数大跌超3%。当日,“股市”、“基金”话题冲上热搜榜单。

究竟是何原因引发市场大幅回调?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市场波动?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了华夏、南方、银华、浦银安盛、上投摩根、万家、民生加银、创金合信、大成、西部利得、恒生前海等多家基金公司,对当前市场进行火速解读,并预测后市投资机会。基金公司纷纷表示,市场明显调整是海内外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短期市场或仍有震荡压力,但中长期投资价值已具备。

多因素令景气赛道承压

9月15日,部分成长赛道出现了较大回撤,尤其是新能源领域跌幅较大,以光伏跌幅最深。多家基金公司认为,主要原因是外部事件冲击引发景气赛道整体承压,其中,外部政策导致的市场风险偏好变化,转而引发对于新能源出口产业链影响。“从实际情况来看,我们认为市场有诸多理解误区。”华夏基金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
另一方面,基金公司普遍认为,成长赛道由低点反弹至目前已累积了不小的涨幅,反弹幅度较大、速度较快,交易结构景气程度较高的新能源、汽车等成长板块短期过于拥挤,交易占比较高,因此存在部分资金获利了结的压力,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整体的震荡幅度。

“成长股的投资与需求景气度、业绩兑现度、估值收益比等关联更紧密,明年仍有超预期机会,彻底看空的逻辑很难站住脚。”华夏基金表示。

中长期投资价值孕育

短期来看,市场或存在一定压力。“流动性仍是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。”上投摩根基金分析称,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,A股市场将继续处于流动性为主要驱动力的框架内,托底资产估值。

但中长期的投资价值正在孕育。万家基金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“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。从国内来看,8月份金融数据企稳,流动性依旧维持充裕,叠加前期财政资金的陆续到位、稳岗稳就业政策的发力,经济有望重拾升势。从资本市场来看,股市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,我们长期继续看好A股优质资产投资价值。”

西部利得基金认为,后市应均衡把握结构性机会。短期来看,市场结构在成长和价值之间有所调整,阶段性偏向均衡。长期来看,考虑政策落地效能和国内经济韧性,持续关注稳增长主线下地产及地产链,持续高景气的军工、新能源、半导体等高端制造硬领域以及消费复苏板块。

从当前A股估值水平跟历史类似时期对比来看,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“中长期市场潜在回报率和胜率均在较高水平,短期非理性下跌释放了部分风险,我们不认为A股市场有较大系统性风险,建议投资者看淡短期波动,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资金安排。”

大成基金同样认为市场没有系统性的下行风险,“从市场走势研判来看,短期A股市场横盘震荡的概率较大。”

对于市场尤为关注的市场风格,基金公司认为近期市场风格开始出现切换迹象。“近期低估值高股息风格表现明显跑赢市场。成长风格弱势整理趋势可能仍将延续一段时间,新能源板块估值消化后可择机配置。”大成基金称。

在行业配置方面上,浦银安盛基金表示,短期可以均衡布局适度配置低估价值板块,中长期来看,高端制造和双碳战略依然是景气度较高板块,估值消化后优选明年高景气度子赛道作为配置主线。

正视市场短期调整

事实上,自我国基金行业诞生以来,公募基金就一直秉承“受人所托、代人理财”的理念,产品涵盖债券、股票、商品、期货、REITs等多种基础资产,有扎根国内市场的投资,也有面向全球的资产配置,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风险偏好、不同资产规模、不同期限的多元理财需求,在居民理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。

“与市场上其他理财产品相比,基金具有专业性、透明性、普惠性,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间接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,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,这是公募的重要优势。”恒生前海基金投资经理谢钧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
从长期业绩来看,我国公募基金的长期超额收益十分显著,公募基金价值投资、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,有助于帮助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,形成正向良性循环。

那么,应对市场波动,投资者到底该如何做?谢钧建议,首先,基金是长期投资的工具,并不能急躁地期待投资基金可以“一夜暴富”,否则可能会导致非理性的投资行为。其次,要建立长期投资的理念,投资者应当重视“复利”的效应,长期投资于稳定回报的基金产品,实现财富的增长和积累。最后,独立思考和逆向投资非常重要,在市场大跌或者低点时,需要保持冷静,放宽心态,正视市场的短期调整。从历史上来看,大跌往往是长期投资较好的入场时点,不要过分在意短期波动,应理性看待下跌。

上一篇: 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贡献“中国力量”
下一篇: 央行: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

Copyright © 2021-2024.中华传媒与法治新闻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常年法律顾问单位:北京仁光律师事务所